IT证书到底有没有用?

关于日本IT考证现象的分析

众所周知,日本有很多IT相关的资格证书。 除了能够在高才签证申请中加分的 基本情报应用情报, 还有被广泛讨论甚至被诟病的 IT Passport 等入门类证书。

每次我在小红书上搜索考证相关的笔记时, 除了各种攻略贴、经验分享贴之外, 也总能看到有人评论“这些证根本没用”。

这篇笔记正是基于这样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且给出结论。

简单结论

很多时候,所谓“考证没用”和“考证有用”其实源于业界不同的两批人。 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参与的选考场景不同,自然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更细致来说,考证对文系IT企业(尤其是新卒采用阶段)有用, 而对理系IT企业来说则基本上没啥用。

为啥考证在文系IT企业中有用

文系IT企业 主要包括 SIer企业 和部分 IT咨询企业

这两种企业在新卒选考时都不会要求学生具备即战力(即立马能够上手编程做项目的能力), 而是在新卒入社之后花一段时间对新卒进行系统培训。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更在意学生是否真的对这个业界有兴趣,是否在入社后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动机

因此,学生的考证行为就成为证明其对IT业界兴趣的一种方式。 面试官们通常也会关注学生是否取得了相关证书,以此作为衡量其志望度的参考。

为啥考证在理系IT企业中基本没用

理系IT企业 主要指 Web系IT企业

这是因为理系IT企业在新卒选考中更加强调即战力。 单单考证并不能让学生证明自己已经具备即战力, 因为考证本质上是一种一问一答式的输出,而不是展示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项目的能力。

在理系IT企业的选考中,coding test 的考察范围与考证内容完全不同, 而且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更倾向于根据学生的项目经验来展开技术面试。

综上所述,考证在理系IT企业的选考中收效甚微,几乎没有实质性帮助。

项目经验 VS 考证,以及信息差的影响

总的来说,考证对文系IT企业选考是有用的, 相对来说,对理系IT企业的选考就没那么有用。

但耐人寻味的是,项目经验 对文系IT企业选考有没有用呢? 如果项目经验对于文系和理系IT企业选考都有用, 那为什么大家不都去积累项目经验?

是因为考证比积累项目经验更简单吗? 不一定吧。

个人经验

就我个人经验来看,考证并不比积攒项目经验简单。

很多考试里的问题非常难,也非常偏门, 而积累项目经验时,对编程水平的要求往往并不高。 有时候,做项目反而更看重灵感设计能力

即便找不到实习、做不了工业项目, 也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个人项目来积累经验。 不管怎么样,项目的难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信息差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信息差可能是关键原因。

对于完全零基础的人来说, 就连“该学什么”、“学的东西是什么”、“要怎么学”都是问题, 他甚至不知道编程做项目之间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能要求他们直接上手做项目。 更别提做项目虽然难度不高,但输出仍然需要先行输入作为基础。

总结

文系IT企业: 注重学生是否具备志望度与安定性, 因此考证成为展示动机的重要手段。

理系IT企业: 更加注重学生的即战力和技术输出, 项目经验与技术实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TIP: 如果想功利化一些一举多得的话,就去做项目吧。